評論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文學閱讀>評論

殘雪:靈魂的歷險與突圍

來源:吳正鋒   時間 : 2015-11-30

 

分享到:

  在中國當代文壇上,殘雪是一位執(zhí)著于人性深層探究,展示人類復雜精神世界,藝術成就非凡的作家。但是,長期以來,殘雪始終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她的文學價值和意義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9月21日,湖南省社會科學院與湖南省作協(xié)聯合舉辦了殘雪國際學術研討會,對于推動殘雪研究向前發(fā)展,將殘雪研究引向深入具有重要作用。

  殘雪哥哥的評論

  殘雪的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怎樣的文學史意義?殘雪的哥哥、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鄧曉芒在黑格爾美學基礎上將文學沖突的主題概括為四種:現實與現實的沖突,心靈與現實的沖突,心靈與心靈的沖突,心靈與自身的沖突。這四個層次有時可以混合、互補,但總的發(fā)展趨勢是從第一主題逐步走向第四主題,殘雪的創(chuàng)作屬于心靈與自身的沖突層次,她的作品關注的是個體心靈的自我沖突,“作家的對象或者主題其實只有一個,就是他自己的靈魂。”他認為殘雪評論文學史上巨匠們的作品,是以她特有的文學眼光即心靈的自我沖突來展開的,從而揭示出他們作品中的“魂”。

  殘雪的另一位哥哥、評論家唐俟的言說則帶有詩性特征,認為殘雪的創(chuàng)作專注于別人不想說的,是黑暗靈魂的舞蹈。

  殘雪作品中的中心問題

  對于殘雪創(chuàng)作主題的研究,研討會取得了重要成果。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社長約翰·唐納蒂契認為,“如今的社會,現代人還會墜入愛河嗎”似乎是殘雪作品中的中心問題。殘雪要展示的,是對人物生命的把握和掌控的不可能性,尋求與靈魂的一種非傳遞性的關系,去釋放自我,啟發(fā)自我。她說:“藝術是破壞性的,因為藝術是愛,愛能讓被愛者美麗。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愛之外沒有別的方法能讓事物和生物變得美麗。”這是閱讀殘雪的正確語境。

  瑞典漢學家夏谷教授認為,殘雪在敘事中總是搜尋更虛幻又往往能觸及的魅力烏托邦。觸摸和描述感知與存在兩者之間的界限,或者提供實際的或想象的認知不確定情景,往往變成了小說框架中的關鍵的節(jié)點。

  “夢想詩學”和“魅性抒情”

  譚桂林教授認為殘雪長篇小說《邊疆》體現了一種新的精神向度和靈魂質素,即“夢想詩學”和“魅性抒情”。《邊疆》在本質上是作者靈魂深處的夢的再現。殘雪早期創(chuàng)作中,體現出蓬勃生命力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惡丑生物,而《邊疆》中,人的生命力得到了張揚,人對自身生命力的美好與崇拜也得到深刻的體現。過去殘雪的夢性敘事,夢魘多為怪誕變形,是人性本質的異化。《邊疆》中的夢性敘事,夢想趨向光亮溫馨,自由創(chuàng)造,成了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殘雪堅定地走向抒情,但也堅定地保持了她自己一以貫之的晦澀含魅的風格。所以,《邊疆》的意義還在于,殘雪為中國當代小說創(chuàng)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抒情方式,即魅性抒情。譚桂林教授認為無論是夢想詩學的建構,還是魅性抒情的轉型,都根基于殘雪對人性的可能性的始終如一的關注。

  敬文東則認為殘雪的《五香街》是一部袖珍人類史,她的小說有許多與人類相關的敘事細節(jié),極富抽象性,在本質上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寫作。

  殘雪是由內向外的先鋒

  關于殘雪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征和藝術價值,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賀紹俊教授認為殘雪與20世紀80年代的余華、馬原、格非、蘇童等先鋒作家不同,這些新潮小說潮中的先鋒作家們是由外向內的先鋒,而殘雪則是由內向外的先鋒,殘雪是從自我經驗出發(fā),思考到了與西方現代派相似的主題,她所反映的是現代中國人的特殊心理,以及她所采取的心理感覺敘述,不期然地與西方現代派的敘述方式相重疊,而后自覺學習西方現代派,體現了明顯的“由內向外”的變化。余三定教授認為殘雪自覺追求藝術的獨特性與獨創(chuàng)性,實現了對傳統(tǒng)寫法的打破,打亂情節(jié),主要寫心靈。

  殘雪小說具備詩的美麗

  日本學者、《殘雪研究》編輯泉朝子說,《我在那個世界里的事情——給友人》寫的是在本能支配之下,感性和理性結合而實現理想的過程。這篇小說也可以說是一篇詩歌,仿佛這篇詩歌好容易才成為了小說。能夠幫助讀者把握小說內容的所有線索全部都被感情的波濤沖走,讀者好像走在迷宮里似的。但是這篇小說所具備的美麗屢屢打動讀者的心。因為讀者最終通過小說受到啟示和幫助,看到了被本能支配著的美麗的心理世界。

  泉朝子十分感人地宣讀了剛剛離世的日本殘雪研究專家近藤直子留下的生命最后一份講義。

  她不是西化,是化西

  不少學者還對殘雪文學創(chuàng)作及其文學評論的資源進行了探討。俞世芬認為殘雪的文化資源和立足的文學背景具有某種跨文化的特征,與其說她是西化的,不如說是化西的。這種論述很有啟發(fā)意義。龔旭東從本土巫文化傳統(tǒng)對殘雪創(chuàng)作進行探討,指出殘雪是一位有巫氣的作家,長沙世俗文化對殘雪的創(chuàng)作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彭文忠則認為殘雪的“詩性言說”與中國文論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國文論思想對殘雪的文學評論具有深刻的影響。吳投文認為殘雪研究要把握殘雪文學觀的整體和內在路徑。

  如何閱讀殘雪

  一些研究者還提出了如何閱讀殘雪的問題。約翰·唐納蒂契提出:“讀者應該是殘雪的共謀者,她的合作者,她的同居者,她的創(chuàng)作伙伴。閱讀殘雪就是去一座橋上與她會面,這是一座殘雪搭建在讀者的意識和靈魂之間的橋。她相信靈魂與靈魂是可以接觸的。這就是殘雪作品所表現的‘愛’。”卓今認為閱讀殘雪從本事意蘊進入審美意蘊要經歷三個層面:感知層面、體驗層面、理性層面。易彬評介了卓今的《殘雪研究》,認為卓今在研究路數、視域及整體框架等方面有著鮮明的特色。王迅則認為閱讀殘雪需要排空日常事物,純精神地審美閱讀,在文史哲大的文化背景下進行閱讀。

  殘雪自己則在會議上指出她的小說創(chuàng)作和文學評論是出自一種大自然的意識,一種新的時代精神,也是出自她在人性探討方面的一種新的覺醒,這是她通過努力地學習傳統(tǒng),尤其是西方文學與哲學的傳統(tǒng)而獲得的,能夠在不斷的創(chuàng)造中突圍,靈感從未枯竭過。

  這次殘雪國際學術會議對于殘雪創(chuàng)作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文化資源及其閱讀方式等方面作出了多方面探討,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必將推動殘雪研究的深入發(fā)展,對中國文學的健康發(fā)展具有借鑒作用。

  (作者為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