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懷化日報 時間 : 2023-08-10
分享到:
張遠文是我家鄉(xiāng)沅陵的老弟,彼此相識很有些年頭了。他做過村小老師、中學(xué)校長、縣電視臺總編,以及教育科研等工作。
近日讀到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張遠文散文集《河流在人間》,很是讓我詫異。因為先前的許多年,他幾乎沒說過寫文章的事情,即便別人有時說起他寫得如何如何,他也總是羞赧地說,偶爾為之,不值得看的。
《河流在人間》分“草木本心”“山河昭昭”“此彼黍離”“人間春秋”四個小輯,以他熟悉的千里沅江與八百里酉水作為底色與基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聚焦河流兩岸的“山水村城、風(fēng)物人事”,用靈動有致的筆調(diào),關(guān)注萬物生存的現(xiàn)實和體驗,關(guān)注生命的靈魂和思想,呈現(xiàn)出大地倫理、生態(tài)正義及自然美學(xué)。
可以說,張遠文的散文不是用筆寫出來的,而是用雙腳走出來的,是用生命活出來的。在朋友圈里,經(jīng)??梢钥吹剿粋€人、一只包,天南地北地晃來晃去。他從沅江、酉水出發(fā),去天邊的若爾蓋、去九曲黃河、去三江之源,他在一條又一條的河流兩岸行走,發(fā)現(xiàn)每一滴水都有著自己的來歷,每一朵浪花都有著自己的思想。
通讀張遠文的散文,題材是宏約廣博的,敘事是酣暢淋漓的。如在長篇歷史散文《風(fēng)云獨釣》中,他從遍地巫風(fēng)的大楚南,輾轉(zhuǎn)到秦漢煙云重重的巴蜀之地,眼看沿途高山峽谷崢嶸崔嵬,遠近叢樹青蒼蕭疏,無數(shù)的城市、村莊嵌于山澗河谷,透出天青色的嫻靜與從容。有風(fēng)南來,卻往北吹,墟煙牽惹著人的思緒,紛紛擾擾的,幾許錦瑟流年的眉眼盈盈,幾處朝露夜晞的短歌微吟,皆在瀟瀟暮雨中互訴衷腸。蒼山負雪,浮生難歇。他將歷史煙云深處的波瀾起伏活脫脫地呈現(xiàn)于讀者眼前,讓人怦然心動,又沉思不已。
語言的精粹雅致是張遠文散文的一大特色。他寫山間云霧,忽上忽下,涌來涌去,時而輕如絲絹,時而又怒沖霄漢,時而翻滾碰撞,時而又擁擠摩肩;他寫村莊的窨子屋,陽光從天井口斜斜地傾瀉下來,透過蛛網(wǎng),越過塵埃,讓整個庭院顯得亮堂……仿佛不是陽光照耀著這些古老的房子,而是房子豢養(yǎng)著數(shù)百年的陽光;他寫年邁孤苦的父親,歷經(jīng)多年的世事滄桑,從此不牌、不棋,不煙、不酒,不聲、不響,唯一的,是偶爾寡心寡欲地窩在“窩桶”里看看閑書,更多的是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聽鳥叫;他寫鮮為人知的瓦鄉(xiāng),總有一些人與事在毫無懸念地此消彼長。
好的散文總是有血有肉的,能在文字背后看見一個個獨特的“人”。好的散文還是智性的,體現(xiàn)出作者的智慧與情懷。湖南文藝出版社社長、《芙蓉》雜志社社長、主編陳新文先生曾這樣評價張遠文的散文:“作者對事與物充滿熱烈深情與敬畏之心,并以蓬勃的詩意表達,呈現(xiàn)出身心與山水相融相洽的幽微精妙和深廣曠達。作品展示了這樣的風(fēng)格:詩,史,畫。語言的詩性,思考的史性,構(gòu)圖的畫調(diào)。當下,這種純粹詩性的作品殊為難得。史性是作品的一定深度與厚度,是作品展示思想的有力平臺,也是作者情懷之所寄。畫調(diào),既有東方的大寫意,也有西式的重彩油畫,抑或還有現(xiàn)代派的變形夸張。”著名軍旅作家、中國報告文學(xué)學(xué)會會長徐劍也說:“遠文是沅水的兒子。他從沅陵登舟,駛向文學(xué)的長河。他的文字蘸了沅江、酉水的靈異,穿云帶雨。有對天地萬物的細察、深究、體認與默觀,又有生命、靈魂與歲月的對話。佛風(fēng)天雨,艽野飛雪,梵唄嘹嘹,皆納入其視野,高歌一曲,皆成妙章?!?/p>
從一條河流的此岸到彼岸,張遠文走了很長的路,花費了很長的時間,而他卻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一株河邊最不起眼的狗尾巴草,不管人們喜歡或是不喜歡,它總是該綠時綠,該黃時黃,似乎決意要成為大地最原始、最質(zhì)樸、最干凈的翻閱者,沒有什么可以影響到它葳蕤的心情。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